法国:为什么大都市在实施“低排放区”时如履薄冰?

据法媒消息,自2025年1月1日起,法国另有30个城市群需在其辖区内实施低排放区(ZFE),以限制污染车辆的通行,但实际推行的却是“温和版”措施。

尽管目前低排放区(ZFE)仅覆盖法国的12个大都市(如巴黎、里昂、艾克斯-马赛、尼斯和图卢兹),从2025年起,这些旨在限制高污染车辆通行的区域将推广至另外30个城市群。

这一“低排放区”的扩展源于《气候与复原法》(Loi Climat et Résilience),适用于所有超过15万人口的城市群,如里尔、波尔多、南特和雷恩。届时,不符合Crit’Air环保等级的车辆将被禁止进入这些区域,包括1997年以前注册的车辆和1997年9月30日以前注册的轻型商用车。然而,这些城市群可自主决定是否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目前,巴黎、里昂和斯特拉斯堡已率先规定,Crit’Air 3级别车辆(即2011年前注册的柴油车和2006年前注册的汽油车)在这些区域内“理论上”禁止通行。

· 形同虚设的豁免措施

事实上,这些低排放区的扩展将伴随着各种调整和豁免措施,这些将至少在初期大幅削弱“低排放区”的效果。

例如,波尔多的“低排放区”将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仅覆盖所谓的“内环地区”,并仅针对不符合环保等级的车辆。根据数据,这将影响全省16万辆车(占家庭总数的3%),以及大都会范围内的1.1万辆车(占当地汽车总量的2.1%)。但波尔多大都会将为这些车辆提供“ZFE通行证”,允许其每年24天进入ZFE区域,每次通行时间为24小时。此外,还将出台大量豁免措施,覆盖“长期患病者”“近亲照护者”以及技术车辆、老爷车等特殊情况。

类似的宽松政策也适用于其他城市。在雷恩,不符合环保等级的车辆也可申请每年52次、每次24小时的“ZFE通行证”。在里尔,低里程驾驶者和拥有公共交通卡的用户同样可享受豁免。

· “黄背心”运动的阴影

“许多城市在建立过于严格的低排放区时持保留态度,因为他们清楚最贫困的群体将为此付出代价。毕竟,这些人通常拥有最老旧、最污染的车辆,同时也无力购买新车。”波尔多大学城市经济学讲师、研究项目“发展、城市与不平等”副主任吉约姆·普亚涅(Guillaume Pouyanne)表示。

“尽管各城市同时在推行购买低排放车辆的补贴措施,但‘黄背心’运动的记忆依然鲜活。这些措施的社会冲击,与当年‘黄背心’抗议燃油税的情形有些相似。”他说。

此外,普亚涅指出,ZFE可能会引发对市中心经济活动的担忧。“市中心人流减少,可能对商业和整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他说。这些因素导致许多城市推行的是“温和版”ZFE。

· 严格管控还需等待

即使是最严格实施ZFE的城市也不得不有所妥协。在斯特拉斯堡,虽然“非环保等级”车辆以及Crit’Air 4和5级别车辆已经被禁止通行,但当地政府决定对Crit’Air 3级别车辆给予两年宽限期(至2026年12月31日)。这一决定的依据是许多家庭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现有车辆状况以及缺乏自动化监控手段。

尽管违规者可能面临68欧元的罚款,但目前的执法非常稀少。政府预计2026年初将部署自动化监控雷达以加强执法。

在巴黎,Crit’Air 3级别车辆自2025年1月起将被“理论上”禁止通行,但实际上一年内不会进行执法检查。此外,这些车辆还可以申请“24小时通行证”,每年最多可使用24天,再加上周末,总计可以自由通行139天。

在里昂,Crit’Air 3的禁行规定将影响4.68万辆车(占总量的11%),但车主也可申请“低里程豁免”,允许每年在ZFE内通行52天。

· “如今的奢侈是摆脱对汽车的依赖”

面对社会对“低排放区”的不满,汽车行业的游说力量强调,“这些政策让无力更换新车的司机沦为二等公民”,这是否会让各大都市在ZFE推行中摇摆不定?

“这是对根深蒂固习惯的改变,相关政策通常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正在研究ZFE政策的博士生埃琳娜·赫尔德(Elena Held)表示。

吉约姆·普亚涅补充说:“我们需要理解地方政府的立场。这些ZFE政策是自上而下强加的,但地方官员清楚其潜在的社会问题。相比这些措施,他们更信任自身的交通政策。”

他还指出,法国城市已经推行了25年的反汽车政策,例如电车的推广和市中心步行化。“五十年前,拥有汽车是一种奢侈;而今天的奢侈是摆脱对汽车的依赖。”但他也警告,这种政策可能加剧城市的两极分化:中心城区变得“安逸”,交通工具以“柔性化”为主;而郊区则依赖汽车,发展更多商业中心和住宅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