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数百万个来自亚洲的包裹,如潮水般涌向欧洲各大机场。在法国戴高乐机场,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揭示了背后的隐患:近90%的受检商品,都不符合欧盟的安全标准。
从玩具到电子设备,这些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正让法国海关不堪重负。据法国资讯台报道,这些主要来自中国的包裹普遍存在安全问题——可能是突出的螺丝,也可能是易被儿童吞咽的细小零件,潜藏着致命风险。
现场的海关官员们,正面临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月300万件包裹,让他们力不从心。更让他们无奈的是一个“恶性循环”:当一个不合格包裹被扣留后,收件人往往会立即下单重买一个相同的产品。这非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海关的拥堵雪上加霜。一位关员疲惫地形容道:“这简直是个无底洞。”
那么,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一个由法国议员组成的代表团在调查后,将矛头直指线上卖家。议员安托万·维莫雷尔-马凯强调:“他们必须确保其销售商严格遵守安全法规。”
而这场“包裹海啸”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国际经济动因。此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了17%。为了弥补损失,中国商家将目光转向欧洲,对欧出口随之增长了8%。
经济学家安东尼·莫莱-拉维达利警告,问题不会很快消失。他点出了更长期的挑战:“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它正开始在欧洲的传统优势领域,构成越来越大的竞争威胁。”
面对困局,法国政府计划祭出税收武器:对每一个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包裹,加征2欧元的关税。这一举措,能否挡住不合格商品的洪流,仍需时间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