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2026年启用欧元:历史性一步还是争议之举?
欧盟即将迎来第21个欧元区成员国!周二(7月8日),欧盟各国财长正式批准保加利亚于2026年1月1日放弃本国货币列弗,全面采用欧元。这个巴尔干国家将成为欧元区最新成员,也是目前欧盟内经济最薄弱的国家之一。
“我们成功了!”保加利亚总理罗森·杰利亚兹科夫在社交平台X上激动宣布,称这一决定“具有历史意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态支持:“欧元将增强保加利亚经济,为企业和民众带来切实利益。”
然而,这一决定在国内却引发激烈争议。尽管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均已认可保加利亚符合加入欧元区的条件,但许多民众仍持反对态度。近几周,数千名抗议者走上首都索非亚街头,高举“拒绝欧元”标语,甚至在央行外扎营示威。
民众担忧什么?
- 物价上涨:许多人担心货币转换会导致生活成本飙升,加剧通胀压力。
- 主权问题:部分人认为,放弃本国货币意味着进一步丧失经济自主权。
- 政治分歧:支持者认为,加入欧元区能巩固保加利亚的西方定位,减少俄罗斯影响;反对者则指责这是“欧盟强加的政策”。
最新民调显示,近半数保加利亚人反对2026年启用欧元。一位索非亚市民向法新社表示:“欧元不是万能药,它解决不了我们的深层经济问题。”
为何现在才加入?
保加利亚原本希望更早采用欧元,但因通胀高企和政治动荡多次推迟。如今,随着欧盟正式批准,保加利亚政府承诺将确保货币转换“平稳、高效”进行。
欧元区扩张史
- 1999年:欧元作为电子货币启用。
- 2002年: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取代12国货币(包括德、法、意等)。
- 后续加入国:斯洛文尼亚(2007)、塞浦路斯(2008)、克罗地亚(2023)等。
- 唯一例外:丹麦在2000年公投否决欧元,成为欧盟内唯一合法豁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