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国和法国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中法双方承诺,在多边框架内为当今时代重大挑战提供合适的应对方案。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双方重申,在现有的最佳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不同国情,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中国总理李强27日会见巴罗。
李强表示,近年来,中法关系呈现稳健、积极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年两国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就深化双边关系与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法作为独立、成熟、有担当的大国,应该加强沟通协作,为两国和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中方愿同法方一道,遵循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保持高层密切交往,拓展各领域互利合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多边协作,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李强指出,中法都是自由贸易、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两国的经济利益紧密交融,双方要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继续本着开放态度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为两国经济发展不断增添动力。中方始终视法方为重要合作伙伴,愿同法方在加强航空、航天、核能等传统合作的同时,持续发掘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合作潜力,共同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希望法方为赴法投资的中国企业营造公正、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方愿同欧方以此为契机,推动双方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双方关切。希望法方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巴罗表示,面对当今世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法中肩负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责任。法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一道努力,积极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扩大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互利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法方始终坚持战略自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战,支持欧中在经贸等领域加强对话合作,妥善处理双方关切,拓展更多积极议程。
02 “今年法中合作有三个优先事项”
此访是巴罗就任外长后首次访华。
北京时间27日上午,巴罗外长前往北京语言大学,向师生发表演讲,他强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两国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落地中国第一站,巴罗来到有着深厚中法交流基础的北京语言大学,参观今年6月即将落成的中法人文交流空间、面向师生发表演讲。巴罗从两国交往的历史说起,强调两国关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表示,2025年两国合作有三个优先事项,即推动解决国际危机、开展人文交流和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巴罗说:“我此次访问传达的信息很简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法中双边关系。这一合作将有助于地缘政治稳定、繁荣以及地球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将两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巴罗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欧洲愈发坚定地强调战略自主,相信欧中双方可以继续深化伙伴关系,跨越差异和分歧。
巴罗表示:“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共同超越某些人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分裂和封闭思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应超越个人利益。欧洲的战略自主不包含对抗精神,也不意味着结盟。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我们携手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也要继续加强伙伴关系,跨越差异和分歧。”
分析认为,法国外长访华第一站就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充分表明对中法人文交流的重视。演讲中,巴罗外长还专门引用了“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中法关系。作为两个独立自主、坚持多边主义的大国,在当前形势下外界也尤为期待,中法共同抵御单边主义、丛林法则逆流,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03 中法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在达成十周年之际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27日公布。在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
根据联合声明,双方重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作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遵循和主渠道地位,确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原则,包括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的指导下,考虑不同国情,强化全球气候治理。
联合声明称,在尼斯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前夕以及《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双方承诺:
1.参考首次全球盘点的结果,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双方将加强在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能效和去碳化方面的合作,包括持续努力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实现能源系统转型,逐步脱离化石燃料,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2.在多边框架内为当今时代重大挑战提供合适的应对方案。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双方重申,在现有的最佳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不同国情,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3.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加强协调,支持巴西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一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会。就各自即将提交的新一轮富有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加强沟通协调。双方的国家自主贡献将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并符合《巴黎协定》目标,同时重申国家自主贡献由国家自主决定的性质,并忆及《巴黎协定》第二条、第三条和第四条。
4.支持气候行动。双方强调气候行动能够在投资、融资、竞争力、创新、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为全球经济带来机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促进体面工作、可持续的粮食体系以及可负担的能源。
5.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关于气候资金新的集体量化目标的决定。
6.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双方认识到气候危机与生物多样性丧失之间的关联,将共同致力于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保护生态系统。双方重申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的承诺,即到2030年遏止并扭转毁林和土地退化。双方承诺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7.根据《中法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昆明-蒙特利尔到尼斯》,加强全球海洋保护。中方将支持法方以最具雄心的方式成功举办联合国海洋大会(2025年6月9日至13日,法国尼斯)。双方正在努力推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BBNJ”协定)早日生效。
04 中法外长会谈共识:办好三大高级别对话
北京时间27日上午,法国外长巴罗在美国宣布对汽车加征关税之际,开启访华行程。美国此前提出要征收“对等关税”,包括这次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欧盟均是“受害者”。这是本周第二位访华的欧洲外长。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巴罗共见记者时介绍了双方达成的共识。
王毅表示,双方都认为,中法关系秉承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追求和平发展的大国责任。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双方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应当发挥历史自觉,坚持以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以对话协作反对阵营对抗,以互利共赢反对脱钩断链,让中法关系在新甲子展现新作为。双方都同意,要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积极推进下阶段交往合作。
一是密切沟通协调。办好战略、经济财金、人文交流三大高级别对话,适时举行议会定期交流机制会议,用好两国外交部间磋商机制,深入沟通、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是中法战略互信的基石,中方赞赏法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二是扩大开放合作。深化农业、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挖掘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网联、绿色氢能、生物制造等创新产业合作潜力。中国欢迎近期多家法国企业增加对华投资,鼓励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兴业,期待法方为其提供公平、公正、可预期营商环境。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要坚持做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通过协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开辟合作新前景。
三是深化民心相通。延续两国人文交流热潮,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去年5月访法时提出的“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重启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推进碳中和中心、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密切文化、教育、科研等各领域交流,不断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
四是共迎全球挑战。坚定支持联合国核心地位,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支持法方举办《巴黎协定》10周年纪念活动,将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今年6月在尼斯举办的联合国海洋大会,欢迎法方积极参加中方倡议举办的多边会议。双方还将加强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领域的合作。